电子烟的未来会好转吗?


近两年电子烟行业被受打击,除了众多的品牌消失外,即使头部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juul从350亿美元的估计跌到46亿美元,悦刻股价从最高的35美元,3个月的时间就跌到了7.9美元左右,跌去了大约77%。看到头部品牌如此凄惨的境地就可以想象其它电子烟企业的处境了,那么未来电子烟行业会有所好转吗?

对于电子烟的未来,个人认为,长期看电子烟市场潜力很大,有实力的电子烟品牌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从短期看,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电子烟危害的争议不断,注定了短期内电子烟的发展不会太顺利。

虽然长期看好电子烟市场,但也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的,比如电子烟的危害性和电子烟是否会成为吸食香烟的诱因,只要能排除这两个可能性,电子烟未来一定会迎来真正的大爆发。

那么电子烟究竟有没有危害呢?电子烟是一种替烟的产品,如果要探究电子烟的危害就必须把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做一个对比,毕竟,一种危害低的产品替代一种危害高的产品是可行的,反之则不可行。

从成份看,电子烟除了尼古丁外,其它组成成分都是食品级的添加剂,使用过程是经过加热雾化,而烟草在燃烧程中除了尼古丁外还会释放出焦油、一氧化碳、胺类等多种有害物质,这样至少在表面上看,香烟的危害性更大。

2019年315晚会披露了电子烟含有甲醛成分,后来经电子烟制造商的解析是部门电子烟产品在雾化烟油的时候发热丝温度过高造成的,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电子烟雾化时不产生甲醛不就可以了吗?达标了才让卖,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个禁摩理由,就是电动摩托车行走的时候声音太安静不安全,这都完全不是个理由,因为解决电动摩托车太安静的办法太简单了,行走时喇叭会有特定的声音响起就可以了。我们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一昧的封禁,办法总比困难多,但遇到问题后我们想办法解决就可以了,解决问题会进步,封禁只能止步不前。电子烟产品可以说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电子烟更加完善和安全。

在今年的中国国家卫健委支持的调查项目中,选取了市场上排名较靠前的18个品牌、20种不同规格的电子烟产品,进行检测,所有产品均检测出了甲醛、乙醛和丙烯醛。这些低分子醛类化合物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强烈刺激作用,其中甲醛是致癌物。可以看出政府对电子烟还是关注的,既然电子烟有这些问题,那么就提出来让这些企业解决完善就好了,遗憾的是这个调查并没有把电子烟和香烟做一个对比。

另一方面,关于电子烟的减害性,英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2015年,英国公共卫生部(NHS)公开发表研究报告:电子烟比香烟减害95%,并能够帮助戒烟。 BBC纪录片《奇迹还是威胁》中,呈现了一组对比实验,电子烟烟雾不会损伤人体血管细胞的修复能力,而传统香烟烟雾阻碍了血管细胞的修复。科学家表示:“电子烟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在一个较低水平,低到我们不用特别担忧。没人敢说电子烟绝对安全,但是它比传统香烟减害。”

电子烟毕竟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产品,它的安全性是大家非常重视的,除了权威机构的研究,电子烟企业也应该积极的改善电子烟的安全性,一个更安全的产品才会让大家更乐于接受。

至于电子烟是否会成为吸烟的诱因,这个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至少在我国,很多本来没有吸烟习惯的未成年人成为了电子烟用户,甚至还出现了泛滥的问题。

记得在上年看到的一个美国的研究报道中看到,电子烟戒烟的效果相对于同类产品最高,并且没有发现未成年人因吸食电子烟而转向吸食香烟的趋势,这报道我就不找了,大家可以网上搜查下。我是觉得在国内这是一个很难统计分析的问题,首先,政府是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的,而偏偏电子烟很大的客户群体又是未成年人,需要调查他们的使用电子烟后是否会转向香烟的困难度会很高;第二,不使用电子烟的人转向吸烟和使用电子烟后的人转向吸烟,这两个对比或许比较公平,但却不合理,比如:因应酬、心情转向吸烟的,这个比列可能是不使用电子烟的会高一点,毕竟在应酬和心情不好的时候电子烟用户还有电子烟可以依托,而不使用电子烟的人可能会寻求香烟。

所以我认为决定电子烟未来的第一种因素需要产品的正规和改善,而第二种因素需要更多的调查和总结,只有解决的这两个问题,电子烟的未来才会迎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