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和不安的心


相对于其它行业,电子烟行业既显年轻又很具争议,正式因为这样的缘故,很多人都相信电子烟行业的监管会陆续到来,而且会越来越严格,随着电子烟的火爆,监管政策正逐步逼近,面对不确定的监管,整个电子烟行业都开始感到不安,很多企业或个人都纷纷提早离开了电子烟行业。

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电子烟,具有无限可能的潜力,当电子烟开始流行后,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线上走到了线下,甚至在上海的商场中,都可以看到电子烟的踪迹。然而,随着

某电子烟线下店的创业者。她在上海某商场开设了一家电子烟店,每个月支付着2万元的摊位费和5万元的联盟费用。她告诉记者,电子烟是一个快速赚钱的行业,但她也敏锐地意识到了某种风险。在交谈中,她透露了电子烟不是长久之计的想法,“一两年之后,也许难赚了。”

她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深圳华强北曾经的手机之都,现在已经有了电子烟监管的苗头。许多店员告诉记者,他们接到了上头通知,电子烟不能卖了,特别是换烟弹的那种。与此对应的,则是商场内禁烟宣传语的随处可见。这一切,都预示着电子烟行业即将面临一场监管风暴。

对于电子烟行业的监管,国家政策尚未明确,但行业内普遍认为,电子烟作为烟的一种分类,未来可能被纳入烟草专卖管理体制。这将意味着,电子烟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门槛。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烟企业的创业者们开始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自己的投资可能面临政策风险,担心自己的企业可能无法在监管风暴中生存下来。因此,一些企业开始急于开展线下业务,试图在政策落地前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这种疯狂的线下开店行为也引发了质疑。一方面,这种行为可能是在冲业绩,试图在政策监管前赚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有人怀疑这是割韭菜的行为,一些企业可能利用监管前的时间窗口,快速敛财然后离场。

无论如何,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让电子烟行业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对于电子烟创业者来说,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市场的竞争压力,更有政策风险的悬剑。

总的来说,电子烟行业的监管政策尚未落地,但行业内的不安情绪已经蔓延。未来的电子烟行业将会如何发展,取决于政策走向和市场反应。但无论如何,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需要做好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监管风暴。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但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