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烟重返中国市场是以花式烟雾为主导的电子烟市场,电子烟花式烟雾是一种街头文化,它新怡和酷炫,很受未成年人的欢迎,所以未成年人就成了电子烟很大的用户群。为了避免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2018年8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禁止商家把电子烟销售给未成年人。
之所以电子烟的管控来的最早的是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的禁令,主要是国内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电子烟油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电子烟油泄露、劣质电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
该通告不单止只设计电子烟,通告还强调,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按规定商家禁止生产和销售对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烟草制品形状的糖果、点心、玩具或任何其他实物。
通告发布后,电商平台纷纷下架了电子烟和电子烟油等相关产品,对于后面打擦边球的电子烟进行关店处理,平台需要加强对上架电子烟产品名称的审核把关,采取有效措施屏蔽关联关键词,不向未成年人展示电子烟产品,以最大的努力阻断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渠道。
近年来,虽然各地出台了“控烟令”,在饭店、网吧、公交站台、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不得吸烟,但是大多对电子烟并未有明确禁止。大部分区域把控烟条例的目标只定义为适用于可以点燃的香烟,而电子烟不在控烟范围之内。这样不明确定的定位也让很多未成年人认为电子烟不属于香烟,又听一些商家介绍的无害等有点,就让电子烟在未成年人的销售更为火爆了。
电子烟的火爆让大量香烟吸食人群转为购入电子烟产品,从而实现在室内吸烟的目的。但这种情况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就是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后,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变成开始吸食香烟,虽然这方面的数据尚不全,但却不得不防。
电子烟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一直存在争议,大部分商家也是承认电子烟是有一定危害的,他们认为相对于香烟电子烟的危害更低,所以作为香烟的替代品,电子烟无疑更具安全性。虽然如此大家也看的到市面上的电子烟价格天差地别,这样的价格差也代表了品质的高低,而未成年人购买力较低,一些劣质的电子烟可能最终都流入未成年人的手中。
随着网络上抽电子烟,吹烟雾花样的视频往往能获得很高的点击量,这样吸电子烟逐渐形成一种街头文化,近年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蔓延趋势。电子烟在未成年人中的曝光是越来越多,所以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通告来的是及时且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