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电子烟行业蓬勃发展,除了我国庞大的烟民数量外,行业监管政策未出台也给了相关企业抢占市场的时间和空间。对于电子烟的安全性大家是有争议的,特别是3.15晚会爆出电子烟会释放有害物质、长期吸食同样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等现象让电子烟争议进一步扩大。
虽然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但在电子烟行业已有相关规定实行。2018年8月发布相关通告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存在重大健康安全风险,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此外,2019年1月,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吸烟场所不仅禁止点燃烟草制品和吸传统卷烟,也禁止吸电子烟;2月深圳修改控烟条例,将电子烟纳入了控烟范围。
事实上,国内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我国最早的电子烟品牌“如烟”自2002年诞生后,获得飞速发展,在2005~2006 年销售额将近 10 亿元人民币。但随后因为安全性及监督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产品销售大幅下滑,最终放弃国内市场,转战海外。
据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旗下的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信息,电子烟和烟油的国家标准目前已进入审查阶段。
待到新的国家标准出台之后,不但会在生产、研发、销售等各方面有严格规定,在重要物质的含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上也会有新的规范。方辉表示,国标的实施会让电子烟行业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身,掌握核心技术和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此外,由于电子烟市场小而散,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也让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关注。山西消防官方近期发布了两起国外电子烟在裤兜起火爆炸的现场视频,以提醒使用电子烟用户注意危险。此外,2017年,温州一辆红色大众轿车突然起火,驾驶员称,车辆起火导火索是放在副驾驶座充电的一根电子烟;2014年西安一电子烟用户从淘宝网购买了一套电子烟,在使用时发生爆炸,致使左手受伤。
虽然电子烟外包装精美,但没有任何“吸烟有害健康”及成分表之类的文字标注。另外,在主打尝鲜的营销上,会让很多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涉入其中,成为烟民。
另外,不少消费者以戒烟心态接触电子烟,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商机,但能否对消费者形成长期吸引,仍待观察。对消费者来说,吸烟有害健康,但也能给人精神满足,电子烟只是香烟的另一种形态,所以很难满足消费者戒烟的需求,而是满足一种嗜好。
电子烟是一款很好的产品,所以才能获得大众的喜爱,同时它也不是完美了,它有它缺点,想要使用电子烟最好先对电子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减少对于电子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