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每一新兴的行业都会经过爆发和洗牌的过程的,但是应该没有哪一行业可以行业可以跟电子烟行业没法比,这因为电子烟行业的市场之大,也是因为洗牌的如此快就到来,可以说近几十年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比电子烟行业更受关注了。
电子烟的爆发期应该是在2013年开始,到了2017年,全球电子烟消费者约为3500万人,销售额估算为120亿美元。其中,北美是第一大电子烟市场,亚太是增速最快的市场。
在2018年12月驰亚公司收购了价值128亿美元的Juul的35%股份震惊全世界,电子烟行业得到广泛的关注,行业也开始进入小型电子烟时代,各大电子烟厂商都迅速推出各自的小型电子烟新品。
到了2019年,电子烟热度依旧不减。在电子烟展会上各种电子烟新品琳琅满目,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前根本没有听过的电子烟品牌,而且大部分都很有实力。相对于电子烟,烟油在2019年就显得很安静,很多烟油制造商在展出烟油的时候也同时展示了自家的电子烟新品。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电子烟有快消品的属性,消费者可长期购买和消费,商业模式清晰。此外,中国电子烟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进入了爆发期,而当前我国烟草消费者规模居世界前列,但电子烟渗透率相对很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伴随电子烟市场飞速发展的还有对它不休的争论。在我国,电子烟既非药品,也非保健品、医疗器械,更不是烟草,因而大多数电子烟产品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难以定性的电子烟以及监管的空白也为行业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更何况电子烟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青少年使用电子烟泛滥的情况,这让很多家长都很恐慌,就怕电子烟会危害这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2019年下半年可以说的电子烟的爆发期和洗牌期的分界线,在这年的11月份,一纸通告发布,电子烟自此被网络平台禁售,在电子商务发达的中国,各种产品的销售对网络平台的依赖非常大,也就是在这一年,有众多的电子烟品牌迅速的消失了,他们第一时间就被行业洗牌给清洗出去了。
这些最早被洗牌出局的电子烟品牌其实基本都是一些新晋的品牌,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一看到行业监管开始严格就马上止损出局,这也就理所当然了。但电子烟的洗牌并没有停止,而是加速了,即使的是电子烟的头部企业也难以逃脱,某个上市的电子烟品牌,它的股票市值一年内就跌去了90%,可见电子烟行业洗牌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