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有近8000家电子烟相关企业,其中有超3000家集中在宝安区。而宝安区沙井街道,更是世界电子烟生产中心。生产厂家在这里轻易就能找到电子烟所需的一切原料:生产金属烟杆的铸造厂、供应烟嘴的塑料厂以及包装盒厂。2021年年初的时候政府部门颁布了电子烟管理意见稿发布,预示了电子烟即将被纳入烟草管控,正当大家以为电子烟行业会迅速进入寒冬的时候,中国的电子烟行业进行的如火如荼,一点都不像是在过寒冬的样子。
2021年在深圳沙井,几乎每家电子烟企业的门前都会张贴急聘普工的招聘广告,这是自2019年电子烟被网络禁售后的行情回温,电子烟制造商似乎对即将到来的管控不大关心,很多厂商依然积极的开拓市场。
虽然2020年美国的市场监管突然加强了,很多以前在美国销售火爆的一次性电子烟被美国扫地出门,虽然失去了美国的市场,但是电子烟厂商依然不气馁,他们积极的开拓市场,俄罗斯电子烟市场的火爆就很得益于深圳厂商的努力。
目前国内基本上是电子烟头部品牌的天下,然而国外却不一样,很多电子烟小品牌在国内没有实力跟头部品牌竞争,就开始集中力量把目标转向了国外市场,目前各大电子烟制造商的产品把电子烟产品销往海外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很显然,有这么多的市场还能进行电子烟的销售,那么电子烟的寒冬自然就不会来了。
国内的电子烟市场的竞争无疑是残忍的,这种市场的竞争把一众小品牌抛弃了。大品牌参与的竞争往往都会用到对客户的补贴战,目前一次性电子烟的生产成本在8-16元之间,但是很多大品牌为了抢占市场把一次性电子烟的售价降到成本价,甚至有一些品牌把价格定在5块钱,这已经远远的低于电子烟的成本价了,实力不足的品牌自然没法跟进,纷纷退出。
还有一种就是针对电子烟实体店的补贴,部分品牌为了能快速打开市场,只需电子烟实体店提供租约便能免费提供装修和免费铺货。这些补贴战花费的资金基本都在几个亿以上,很显然小品牌是不能做的到的,所以如果单纯只有国内市场的话,想在对大部分电子烟品牌都是寒冬。
虽然目前的环境对电子烟行业的发展影响不太大,但是未来的监管可能就不一定了,据目前暴露的监管看,未来想要继续生产和销售电子烟的企业必须获得生产许可和销售许可,然而到现在为止电子烟企业申请的许可还尚未完成,相信最终能获得许可的应该只是少数,那时候才未获得许可的电子烟企业的寒冬。